\”礼物走一波,关注小主播\”
\”一见钟情点关注,二话不说刷礼物\”
……
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
各式各样的\”网红\”主播
吸引了大量粉丝拥趸
个别诈骗分子也瞄准\”商机\”
以交友恋爱为幌子
利用网络直播平台
实施诈骗犯罪
近日广州黄埔警方在\”飓风 2020 \”专项行动中,打掉一个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实施诈骗的团伙,抓获王某(男,28 岁)、巫某(女,26 岁)等 6 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抓获 6 名犯罪嫌疑人
诈骗团伙伪装传媒公司藏身写字楼
▲诈骗团伙在某直播平台上\”直播\”截图
5 月中旬,黄埔区公安分局黄埔派出所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过程中,排查发现辖内的广州某传媒公司涉嫌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实施诈骗的线索。
黄埔区公安分局立即组织刑警大队打击新型犯罪专业队、黄埔派出所对该公司及相关人员展开调查。警方发现,该公司由老板、推广员和女主播组成,内部分工明确,架构清晰,以恋爱交友为名,利用各类软件大肆添加陌生男性网友,并以网络直播平台为载体,不断诱骗网友在直播平台充值\”刷礼物\”。
5 月 13 日 22 时许,黄埔警方采取抓捕行动,在辖内某写字楼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巫某等 6 人,现场查获涉案电脑 7 台、手机 12 台。
经审查,6 名犯罪嫌疑人对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以恋爱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作案经过供认不讳。
▲警方抓捕现场
对照\”话术本\”发起网恋
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供述,其于 2 月底出资 50 万元,用犯罪嫌疑人杨某(男,26 岁)的身份注册成立广州某传媒公司,并聘用巫某作为公司主播,负责网络平台直播,同时组织沈某(男,20 岁)等多名人员充当\”推广员\”,假扮女性在平台上吸引\”客户\”。
王某还自制了\”话术本\”提供给公司相关人员学习和使用。该\”话术本\”详细规定了\”包装定位\”\”聊天技巧\”\”行为忌讳\”和\”直播间互动\”等内容,甚至对女主播的\”血型\”\”独特喜好\”\”父母职业\”等情况都作了明确说明。
▲话术本中\”女主播\”的定位
每名\”推广员\”(均为男性)均使用公司统一配发的工作手机,按照\”话术本\”规定各自\”运营\”全新微信号。他们通过女性照片、动漫头像和朋友圈配图,将自己\”包装\”成优质单身女性,在网络直播平台挑选单身男性,以恋爱交友为名不断\”吸粉\”。随后,他们利用\”话术本\”中的各种聊天套路,搜集掌握客户的基本情况,按照客户优劣程度以\” A-D \”进行编号,精准筛选出\”优质客户\”。
19 种理由诱骗网友充值\”刷礼物\”
该诈骗团伙在筛选出\”优质客户\”后,\”推广员\”便会在聊天中以\”好困,好累\”等说辞唤起对方怜悯之心,再以\”母亲有重病、弟弟还在念书急需钱\”等理由,传递白天上班、晚上在某直播平台兼职当主播的信息,待时机成熟便诱骗对方进入该直播平台\”提人气\”\”刷礼物\”。
▲实施诈骗的部分\”话术\”
犯罪嫌疑人巫某一般于每日 20 时至 22 时在某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表演,直播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王某会安排\”推广员\”扮演\”水军\”进行配合,通过\”怼\”\”杠\”\”骂\”\”刷小礼物\”等形式,刺激目标客户,激活直播间氛围。
据犯罪嫌疑人巫某供述,其在直播间中会以\”生日\”\”节日\”\”平台活动\”\”冲击平台周星\”\”业绩任务不够\”\”主播 PK \”等共计 19 种理由,诱导事主不断在平台充值\”刷礼物\”,以此骗取事主钱财。
\”话术本\”。
经查,该公司正式\”运营\”不足两个月,已非法牟利 30 余万元。目前,王某等 6 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黄埔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揭秘网络直播平台诈骗套路
以网络直播平台进行诈骗犯罪看似形式新颖,实则与之前\”茶叶妹妹\”\”支教美女\”\”重症女友\”等假借\”美女\”实施网络诈骗的把戏如出一辙。
犯罪嫌疑人不断对形式进行包装,但本质上依旧换汤不换药,往往在前期\”铺垫\”结束后,就以\”家庭负担\”\”身患重病\”\”充值刷礼物\”等各种理由,诱骗事主向其转账、汇款或充值。
其诈骗套路主要如下:
步骤一:用美女头像随意添加好友——筛选客户
该团伙安排业务员作为\”键盘手\”,通过社交软件、直播平台、软件引流等渠道,用美女头像主动添加单身男性事主,并按照\”话术本\”套取事主基本信息,筛选客户。
步骤二:深入沟通制造假象——包装形象
团伙成员在交友平台与事主简单交流后,便主动添加事主微信,在聊天中将自己包装定位为\”单身孝顺\”\”美丽幼师\”\”被爱情伤害过\”等形象,不断暗示、挑逗事主,营造暧昧聊天氛围。
步骤三:假\”恋爱\”引入直播间——\”情\”系粉丝
团伙成员与事主亲昵相称、假装\”恋爱\”后,便会逐渐主动透露其因各种原因兼职\”主播\”的情况,并借口为直播间\”提人气\”等,将事主引流至直播平台。
步骤四:多种理由要求充值\”刷礼物\”——实施诈骗
事主进入直播间后,\”女主播\”便在\”水军\”配合下,不断在直播间、私信聊天中要求事主\”刷礼物\”\”表达爱意\”,辅以\”生日\”\”节日\”\”苦情\”等各种借口,诱骗事主在平台充值,进而实施诈骗。
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
网络聊天对象是
\”白富美\”\”高富帅\”,
还是\”魑魅魍魉\”难以甄别。
黄埔警方提醒:
广大网友应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勿将网络虚拟平台作为婚恋交友的主要渠道。当与陌生网友在聊天中谈及金钱、转账、充值和投资等内容时,请提高警惕,冷静分析,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来源:广州日报